團隊介紹

Farm for Change 主要成員

周序樺 副研究員

在美國南加州大學唸書期間,我開始了有機文學與文化研究之路,我認為「有機」是一種「有意識對抗農業工業的耕作方式」,也是一種淑世的環境倫理。目前,我正在撰寫一本橫跨文學、歷史、醫療、生態學、城市研究與宗教研究等領域的專書,這本書在跨太平洋的脈絡下,探討美國有機農業的殖民醫學、農事詩學、嬉皮文化、正念生活與城市農業等面向。2019年我也從一個堅持「不需要到火星才能書寫火星」的文學研究者,與歐美所同仁一起開始實踐與體現「種種看」的真諦。我們嘗試在不毛之地種種看,探索大眾對於「有機」、「耕作」、「城市」、「耕作做為一種信仰」、「自然書寫」以及「說故事」等的刻板印象。種種看是一種嘗試,它是激進的,也是一種強調互助的公民倫理。在歐美所屋頂,我種了洛神花也種了蒲仔瓜,我希望這些跨領域、社會實踐,與「創造自己田野」的經驗能為人類世帶來一種不同的環境人文視野。


Email: sschou.academia@gmail.com

Website: www.ea.sinica.edu.tw/people/Serena-Chou.aspx

盧倩儀 研究員

盧倩儀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氣候變遷、新自由主義、民主政治、貧富差距、歐洲聯盟政治以及動物權。近期代表著作為Routledge出版之《存活民主—新自由主義下的氣候減緩》Surviving Democracy: Mitigating Climate Change in A Neoliberalized World (2020)。所撰時事評論散見於《天下獨立評論》、《關鍵評論》、《蘋果日報》及《鳴人堂》。雖然因為缺乏綠手指因此並未加入種種看屋頂有機栽種,但她希望能透過其他方式讓自己也盡可能成為好祖先:幾乎不搭飛機、幾乎吃全素;更重要的是,她從鑽研政治社會經濟結構著手,致力於挖掘出導致生態及民主劣化的最根本核心原因,並據以採取行動促成改變。目前手邊的研究關注新自由主義的下一可能階段—法西斯主義,以及或可讓世人在生態及民主同步全面崩解前及時懸崖勒馬的去成長理論。除了照顧15年前救回的流浪狗妞妞之外,她也投身改善台灣流浪動物處境,致力使「絕育取代撲殺」成為社會主流共識。


Email: chienyilu@gate.sinica.edu.tw

Website: www.ea.sinica.edu.tw/people/Chien-Yi-Lu.aspx

吳建輝 研究員

吳建輝現為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主要研究興趣為國際經濟法與氣候變遷,同時對於糧食安全與農業亦深感興趣。他成長於雲林縣的海邊農村,他童年在各式的動物叫聲與氣味中度過,牛羊,雞犬,以及豬圈。同時,他也曾幫助農事,蘆筍,西瓜,甘蔗,以及花生。在清晨的露水中挖取蘆筍以及在如刀割的甘蔗葉中砍下甘蔗的刺痛感,仍深深印刻在他身體的記憶裡。他的青少年時期,多數時間在海邊的防風林中,騎腳踏車追逐度過。他在「種種看」的主要角色在於探索人類與自然,人與地球,貿易與氣候變遷之調和可能?


Email: wch@sinica.edu.tw

Website: www.ea.sinica.edu.tw/people/Chien-Huei-Wu.aspx

邱紀尊 副研究員

我是位專注於健康與高齡化議題的社會人口學者,其研究核心在於探討各種社會因素如何影響並形塑不同的健康結果。童年時期在屏東鄉下生活過,保有許多與大自然互動的珍貴回憶:在水溝玩泥沙、趁大人不注意時溜進池塘摸魚,更常常爬上龍眼樹,一邊享用新鮮龍眼、一邊遠眺風景。老家種植了豐富的熱帶水果,有香蕉、芒果、楊桃、蓮霧、龍眼、荔枝....等等。夏天最令我擔憂的便是颱風來襲,不只帶來淹水的威脅,還可能損壞老舊的磚房,連看電視這項簡單的室內娛樂都會因停電而停擺。也因此,每當夏天黃昏時刻望著天邊的晚霞,我總是期盼不要看見颱風雲。這樣的童年經驗,加上近年來日益嚴重的氣候變遷問題,讓我逐漸對極端氣候如何影響人口健康產生好奇,希望能更深入地了解這個議題。


Email: ctchiu@gate.sinica.edu.tw

Website: https://www.ea.sinica.edu.tw/people/Chi-Tsun-Chiu.aspx

Farm for Change 之友

Rob Sean Wilson

Rob Sean Wilson自青少年時期在美國康乃狄克州第一次閱讀梭羅的《湖濱散記》,而後於柏克萊照料一座小番茄園時,就一直夢想著能種植自己的植物和花卉。最終,他落腳在聖塔克魯茲向海的一英畝分水嶺上。此時的他已經能夠獨自維護一個花園、聖母石洞、加州葡萄藤,以及300多種包括了大花曼陀羅、櫻桃樹、罌粟、鐵杉、橄欖與酪梨樹、法國與中國玫瑰等栽種或野生的植物和樹木。他的園藝及耕作精神與思潮深受中央研究院「種種看」農場和生態池的影響,進而希望有朝一日能在這裡擔任農業移工,以便對此領域的研究有所貢獻。more


Email: rwilson@ucsc.edu

Website: ucsc.academia.edu/RobWilson

羅苑韶

記者,寫時事,寫藝文。曾任台灣中央通訊社駐法記者,生平最熟悉的城市是台北和巴黎。


相信行動帶來改變,與盧倩儀共同製作「民主有事嗎」podcast 談公民參與、環境正義和貧富差距等議題。


期許自己繼續行動,為消弭各種名目的歧視、追求平權、正義挹注正能量。


Email: teawithys@gmail.com

Scott Slovic

在沒有進行線上授課、從事環境人文研究和計畫案,或接受長跑訓練時,Scott Slovic大部分的時間都在他位於美國俄勒岡州尤金市家中的花園裡清除雜草,並與妻子Susie種植藍莓、洋薊、蕃茄和其他各種可食用與可當傳粉媒介的植物。Scott在1990年代初為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and Environment (ASLE) 的創始會長,然後於1995年至2020年擔任ISLE: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Environment期刊的主編。目前,除了以愛達荷大學環境人文學系特聘教授身分遠距教學外,他同時也是Routledge Studies in World Literatures and the EnvironmentRoutledge Environmental Humanities系列叢書的共同編輯,以及網站the arithmetic of COMPASSION的特約編輯。more


Email: sslovic@ori.org

顧雅文

1990年代後半,在碩士班的課堂中首度聽到老師介紹「環境史」,我立刻就被吸引了。這種需要跨領域知識的研究取向,對喜歡「不務正業」到處修課的我來說再合適不過。我摸索著何謂「環境史不是環境的歷史」,什麼是「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並嚐試把關心的主題以環境史的視角重新檢視。到目前為止,我的研究對象大致有兩組,一是疾病、醫療與藥用植物史,二是水歷史與水文化。近年尤其關心後者,我開始真正走入田野,挖掘材料,試圖理解臺灣史上不同時空、不同身分的人群如何認識、利用、控制水,與水共生或與之對抗。我樂於吸納其他領域的洞見、方法或工具,以探求創新的歷史敘事角度。目前隸屬中研院臺史所環境史研究群


Email: yawenku@gate.sinica.edu.tw

中研院臺史所環境史研究群網站: 連結




蔡怡佳

學生時期從心理學出發,師從余德慧教授,磨練「人文臨床」之視野,最後落腳於宗教學,任教於輔仁大學宗教學系。2010年透過荒野保護協會翻譯的《生態心理學:復育地球、療癒心理》開啟了心理學知識的新眼界,從生態心理學將人類心靈的完整與生態環境的健康視為一體的思考中得到許多啟發。生態心理學是「寓居於世」的心理學,企圖恢復人與自然的源初互惠,讓自我由人類中心主義的框架離開,轉向對地球所承受之痛苦有所共感的相互關係之中。近年來的研究主題,例如生態繪本的靈性視野、自然中的靈性體驗,以及榮格心理學對生態靈性的啟發,都植根於這些關注。more


Email: yijia.tsai@gmail.com
《複眼重讀:宗教學與人文心理》網誌:https://rereadingreligion.org/

陳宥廷

陳宥廷是國立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的助理教授。他的研究包含十九、二十世紀美國文學,種族研究,精神分析理論與環境人文。期刊文章發表於Fiction and DramaEx-position,他也是Foodscapes of the Anthropocene: Literary Perspectives from Asia(Peter Lang, 2024)的共同編者。


Email: ytchen3@nchu.edu.tw

楊順發

台南善化人,現居高雄,是中鋼公司的藍領工人,從事攝影創作逾三十年。代表作品有《再造王國》(1997)、《野獸橫行》(1999)、《家園游移狀態》(2006)、《彩庄紅毛港》(2007)等。近年來對台灣海岸線進行廣泛的田野踏察而發展出大型的「海島計畫」,其中的《台灣水沒》系列曾獲2018年高雄獎。其歷年作品曾受邀至法國、香港、科索沃、北愛爾蘭等國展出,並獲國內外美術館收藏。more


Email: ysf3397@yahoo.com.tw

洪政任

1960年出生於高雄,目前任職於中油公司。被稱為藍領藝術家的洪政任,從事攝影創作已近四十年。他的作品表現出對大自然和土地的關懷,也著眼於天災人禍和政治、社會變遷所引發的衝擊、矛盾,除結合平面攝影與立體材質的特性,也將自己的形象帶入作品之中,將現實與想像的世界,化為警世、駭人的影像。more

徐 旋

徐旋為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英語系教授,教授美國文學與環境人文課程。研究聚焦在文學和多模態藝術中的人類感知氣候能力。最新兩本專書為2020年出版的The Smell of Risk: Environmental Disparities and Olfactory Aesthetics 與2024年出版的Air Conditioning。目前,在自家後院花園種植地瓜葉、小黃瓜、紅鳳菜以及泰國鳥眼辣椒。


Email: lhsu@ucdavis.edu

來訪學人

金海天

德/英籍的金海天自2014年起定居台灣,於2023年取得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的博士學位,目前是臺灣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的博士後研究人員,主要從事替代蛋白質、可食用昆蟲及食物系的研究。他是臺灣食用昆蟲產業協會的會員,在花蓮與人共同創辦了「蟋餐廳」,旨在探索蟋蟀的養殖、如何烹調蟋蟀,以及食用蟋蟀的社會演變過程。他相當關注永續食物的論述,如食物還原論、分子食物及加工食品等概念,以及視食物為一種無形的文化遺產,能夠將食用者與社群、生態系、傳統緊密連結。閒暇之餘,他會耕耘位在台灣東海岸的家 “Home 2”,在這裡實行他的自耕農場計畫,他和夥伴目前在這裡種植了超過30種食用植物,也飼養了蟋蟀、2隻矮種雞、6隻蘆丁雞、7隻貓、1條狗和一些魚,並且在他的部落格 “Paradigm Lost” 發表實驗性和創意寫作。來訪日期:2024.09-2025.12


Email: timothyseekings@gmail.com


唐 亞

我是台美混血的教育者、研究員和藝術家,在台北和奧勒岡州長大。2024年夏天,我在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端木茂甯博士實驗室擔任國際研究生學程實習生。在我的實驗室和周序樺博士的支持下,我的計畫《我的樓上鄰居是一隻鳥?!:農場和綠色屋頂對鳥類多樣性的影響》,研究「種種看實驗室」及校園其他屋頂上鳥類的多樣性和覓食生態位。在索維島的教育農場工作時,我第一次體驗到花園如何在人與物種之間建立關係和關懷,當時我在那裡種植蔬菜並帶領年輕人實地考察。這個夏天,我非常喜歡傾聽、尋找和認識「種種看實驗室」及校園周圍的鳥類訪客。more來訪日期:2024.07-2025.08


Email: dritattersfield@gmail.com

網站:hellodri.itch.io


陳佩筠

在一場比較文學領域的學術研討場合中,有緣與序樺相遇,並在她的邀請下參觀「種種看」農場。在中研院靜謐莊嚴的氛圍裡,眼前看到大雨傾注後閃耀著水氣的屋頂農場,感受生命的優雅豐盈,呼應我近年來的研究領域圍繞在法國當代哲學,從後結構主義有關語言的探討,轉向自柏格森以降的生命論的發展。在參觀農場後深受啟發,十分認同跨領域觀念實驗室的出發點,我也相信理念與行動兩者的關係必然牽動彼此,何妨向未知開敞,透過實際的身體勞動領會生命本身?(來訪日期:2024.07-2024.09)


Email: 130990@o365.tku.edu.tw